2011年11月7日 星期一

99504015 陳亭 東南亞農業演講心得


張春炎先生/東南亞農業演講心得
99504015 斯語二 陳亭

  先從泰國最近的淹水導致稻米出口時事問題討論起,我們認識到泰國是全球最大到米出口國,全球化的農業市場讓泰國的稻米產量問題不僅僅是國內問題,而是世界性的。進一步探討的是農業的本質,農業到底包含什麼呢?其實不只是糧食作物而已,礦林畜牧水產園藝等等全部都包含在其中。
  頭一次得知一些農業的數值,包括其產值不到2%、平均農民的年齡是53歲,而且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其實不到32%,很大部分是依靠國際貿易。農村面積越發縮減(開發)的原因是其價值不高,同樣一塊地上蓋工廠發展成工業區的產值高出農業數百倍。
  農村由三個部分組成,每個部分都極為重要不可或缺:農村、農民、以及農產系統。講者也介紹了關於糧食的五大議題:
(1)   糧食安全→即糧食產出後分配問題以及糧食供缺問題 (世界糧食體系就像一個沙漏)
(2)   食物安全→即食物本身的安全性
(3)   環境保護(綠色革命帶來的可怕代價) 化肥 農藥
缺水、土地鹹化、地力剝奪、濫墾濫伐、土地人都中毒
(4)   地景和文化保存
農村的價值(永恆的故鄉,度假的天堂,移居的市郊,文化的根源)
(5)   公平貿易
殖民/後殖民的農業結構問題
接下來就進入東南亞的農業部分:
其實東南亞地區的稻米都是採用灌溉集約的方式,在小面積土地上想辦法獲得最高產值。而且東南亞地區資源很豐富,有雨林、肥土、林木、河谷稻作、魚、礦產(馬來西亞的錫、印尼的石油、緬甸泰北的寶石),還有讓西方人為之驚艷爭奪的香料。
  綠色革命給東南亞地區帶來了許多的問題,根本的動力是人口過冬,商業化,再加上國家政策的推動,農民開始使用化肥,這一用下去不得了,許多土地在過度使用下鹽鹼化甚至是再也無生產價值。東南亞過去殖民地的背景對於她的農業發展也影響甚鉅,計畫型農業種植大面積的經濟作物,只要一碰上蟲害或天候問題,所有作物一起泡湯,農民是完全沒有翻身的機會。現今東南亞隨處可見的大規模橡膠作物其實是殖民母國從南美帶來的作物,本來應該用來種植糧食作物的土地現在都被改來種植經濟作物,農民生計堪慮非常苦。
  農業其實是人類的最基礎,現在卻淪為後繼無人的狀態,而飢餓地圖也顯示出糧食分配是十分的不足,分配這方面真是人類目前最大的課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