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及殖民歷史與經濟
麻六甲(Malacca)位於馬來半島西岸,是具有悠遠歷史的馬來西亞古城,因為自身極富優勢的地理位置,不僅與周圍國家有頻繁的接觸,後來更相繼被葡萄牙、荷蘭和英國殖民,是早期香料、茶葉等商品的重要貿易港口,後來貿易更成為其經濟命脈。
人口及語言
麻六甲的主要居民為馬來人、華人、印度人、葡萄牙人後裔及歐亞混血兒,官方語言為馬來語,但華語、英文及各種中國方言也極為普遍。
峇峇娘惹文化
十五世紀以來,明朝商人或當年跟隨鄭和下西洋的船員們踏上南洋的土地後,便落地生根,與當地婦女通婚,他們後代男生稱為峇峇(Baba),女生則稱為娘惹(Nyonya),混雜了馬來人與華人的風俗習慣,是馬來半島的重要文化之一。
峇峇娘惹繼承了中國人勤勞的天性,又善於經商,大多是地區的有錢人家,卻也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視和限制。
除了在語言、飲食、服飾甚至婚嫁儀式上表現出兩種文化的融合,娘惹菜更是一大特色,以中國的烹飪手法摻入南洋特有的香料和椰奶,別具風味!
心得
其實以前頂多google東南亞的旅遊及購物勝地,從來沒有特別查詢過東南亞的歷史與環境,這次做報告一查,才發現關於東南亞的史料有多麼稀少,而且就算有不同的網頁,提供的資訊也是大同小異,就這次的四個小島來說,Malacca已經算是資料豐富的了,搜尋Srivijaya的時候,才叫驚慌失措,只能看著稀少的英文網頁大傻眼,可見關於東南亞的中文資料仍然有待建構啊!
依循蒐集到的資料和自己的歷史知識,我覺得其實馬六甲和台灣的殖民歷史有些相似,在這裡我所指的是殖民國的動機部分,應該都是為了地理位置優勢而決定其殖民策略。馬六甲和台灣都位於交通樞紐,角色雖小,責任重大,循著貿易而逐漸拓展國際能見度,也因此遭受不同國家的相繼殖民,卻也發展出多元的文化色彩。
馬六甲最引我注目的首當峇峇娘惹文化,原本該是弱勢的混血次文化後來卻變成讓人最津津樂道特色文化,這其中的血淚想必是說不清的吧。因為地理位置相近而讓漢人移居、結婚、生子而在當地落地生根,不畏環境及各種人為限制,努力融合並且創新,雖然看似是為了生活而不得不的無奈,其實卻也是要有勇於嘗試的勇氣才能有現在的發展,尤其是現在蔚為特色的娘惹菜,好想吃喔天哪!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lacca
http://world.people.com.cn/BIG5/57507/13986721.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